距离会员到期还有30天
正在加载...
本专题为土木在线超高层建筑设计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土木在线论坛及资料库精心选择与超高层建筑设计相关的资料分享,土木在线为国内专业建筑垂直网站,含有众多土木工程专业资料,助力土木工程师成长,更多道路工程设计资料请访问土木在线官方网站。
已有人订阅
小编导读:近年,国内涌现出的超高层建筑让人目不暇接,高度一直在被突破。而低于300m的超高层建筑,其数量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常规国内超高层建筑的划分一般以250m为界,那么,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300米以下超高层建筑消防怎么做~ 一、300m以下超高层建筑消防供水系统的选择 1.1系统分类 据NFPA14的规定,消防给水系统压...查看详情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发布《浙江省超高层建筑(150m~250m)设计专项审查工作与技术指南(试行)》的公告 为加强超高层建筑工程设计审查管理,落实《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建科〔2021〕76号)等要求,我厅组织编制了《浙江省超高层建筑(150m~250m)设计专项审查工作与技术指南(试行)》,请各地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本导则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查看详情
第四届施工技术青年论坛 自“施工技术青年论坛(线上)”活动启动以来,得到了广大青年工程技术专家的大力支持,我们收到了许多青年专家的研究成果PPT,介绍并分享其施工领域的创新技术成果。施工技术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送线上论坛专家报告,同时欢迎广大青年专家踊跃参与,分享您的研究成果,推动行业技术创新。 《施工技术》杂志社 ...查看详情
超高层建筑一般采用核心筒+框架结构,当结构抗侧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常设置结构加强层来提高结构整体抗侧刚度。当前高度超过300?m的超高层建筑常通过设置钢桁架加强层来满足结构抗侧力要求。加强层一般采用环带桁架+伸臂桁架的结构形式,因其节点部位构件相贯较多、焊接不便且应力大,故常采用铸钢节点。钢桁架加强层结构形式复杂,构件尺寸大,数量多,钢板厚,焊接量大,施工工期长,导致其附加应力控制、焊接质量控制、...查看详情
一、空调设备承压 ①空调机组盘管和风机盘管的承压不超过1. 6MPa; ②标准型的冷水机组的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最大承压不超过2.0MPa; ③水泵、板式换热器的最大承压不超过2. 5MPa。 二、管道承压 ①管材公称压力为:低压管道≤2. 5MPa,中压管道为4. 0~6.4MPa; ②阀门公称压力为:低压阀门为1. 6MPa,中压阀门为2. 5~6.4MPa; ③薄壁不锈钢管的最大...查看详情
专家解读 为进一步推广刊登在《建筑结构学报》的优秀科研成果,反映相关研究发展动态和趋势,推动学术交流,《建筑结构学报》微信公众平台开设“专家解读”专栏。在新刊中遴选部分研究方向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研究方法具有可借鉴意义的优秀成果,由作者介绍研究背景,深入解读其创新成果及研究过程。 本期特邀 浙江大学黄铭枫教授为您解读基于优化准则法与粒子群算法的超高层建筑抗风性能...查看详情
前言 超高层建筑是现代文明的成果,人类追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美好愿望早已有之。在近几十年来,中国建筑行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超高层建筑建设方面也展现了卓越的实力。在当下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口密度较大,大城市要发展,只能利用天空、地下空间或水平延展。开发地下空间虽被普遍认可,但造价高,工期长。综合考虑土地、投资、出行各方面因素,向天空发展比开发地下空间安全、经济、舒适,也比水...查看详情
如题,目前没想到有什么好的低成本解决方案,想看看大佬们有什么想法,启发一下,谢谢大佬们了。...查看详情
转自公众号:DCStructure 前言 超高层建筑是现代文明的成果,人类追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美好愿望早已有之。在近几十年来,中国建筑行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超高层建筑建设方面也展现了卓越的实力。在当下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口密度较大,大城市要发展,只能利用天空、地下空间或水平延展。开发地下空间虽被普遍认可,但造价高,工期长。综合考虑土地、投资、出行各方面因素,向天空发展比开发地下...查看详情
超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的架构及特点 在国标图集 14D801 《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与安装》中,提供了多种针对超高层供配电系统结构的方案,其中“主站 - 分站结构”方案,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主站 - 分站结构”的特点,可细分为放射式结构和分站二配式结构,图 1 所示方案一为放射式结构,供电电源经主配电所配电后,直接向各分配变电所的变压器放射式供电;图 2 所示方案二为分站二配式结构...查看详情
专家解读 为进一步推广刊登在《建筑结构学报》的优秀科研成果,反映相关研究发展动态和趋势,推动学术交流,《建筑结构学报》微信公众平台开设“专家解读”专栏。在新刊中遴选部分研究方向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研究方法具有可借鉴意义的优秀成果,由作者介绍研究背景,深入解读其创新成果及研究过程。 本期特邀 华南理工大学 杨易研究员 为您解读 超高层建筑烟囱效应的现场...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