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设计标准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本桥设计荷载为汽—20级,挂—100。桥宽7.5米, 行车道宽6.5米,采用水泥混凝土桥面。 3、桥位地质 桥位所在地地貌属山间河谷地貌,地形标高变化在37.00m~45.00m间, 两岸为新兴西河冲积阶地。因蓄水发电,水深常保持在3.00m~4.00m左右。 桥位处地层特征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冲积层(粘土、亚粘土以及圆砾) 和寒武系沉积岩(弱风化砂质页岩及强风化砂岩和弱风化砂岩)。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2、设计标准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本桥设计荷载为汽—20级,挂—100。桥宽7.5米, 行车道宽6.5米,采用水泥混凝土桥面。 3、桥位地质 桥位所在地地貌属山间河谷地貌,地形标高变化在37.00m~45.00m间, 两岸为新兴西河冲积阶地。因蓄水发电,水深常保持在3.00m~4.00m左右。 桥位处地层特征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冲积层(粘土、亚粘土以及圆砾) 和寒武系沉积岩(弱风化砂质页岩及强风化砂岩和弱风化砂岩)。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1、桥梁设计标高为桥梁中心线处桥面标高。 2. 桥梁设计荷载:汽车-20级。 3. 桥梁中心线与桥位处道路中心线重合。 4. 要求空心板现浇后再进行台后回填,并进行人工夯实,密实度≥93%。
1-8m城市桥轻型桥台台身钢筋构造节点详图设计, 结构类型: 上部:跨径8.0米,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 支座:采用浸蜡油毛毡,控制厚度为1厘米。 下部:采用钢筋混凝土轻型桥台,扩大基础。
2、设计标准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本桥设计荷载为汽—20级,挂—100。桥宽7.5米, 行车道宽6.5米,采用水泥混凝土桥面。 3、桥位地质 桥位所在地地貌属山间河谷地貌,地形标高变化在37.00m~45.00m间, 两岸为新兴西河冲积阶地。因蓄水发电,水深常保持在3.00m~4.00m左右。 桥位处地层特征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冲积层(粘土、亚粘土以及圆砾) 和寒武系沉积岩(弱风化砂质页岩及强风化砂岩和弱风化砂岩)。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2.本桥设计荷载为汽—超20级,挂车—120。 3.本桥位于圆曲线、缓和曲线上,墩台按平行布置。 4.桩位平面布置示意图中数字代表墩台号。 5.桩位放样后应根据其它对应关系进行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桩基施工,如有不符和误差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处理。
2.本桥设计荷载为汽—超20级,挂车—120。 3.本桥位于圆曲线、缓和曲线上,墩台按平行布置。 4.桩位平面布置示意图中数字代表墩台号。 5.桩位放样后应根据其它对应关系进行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桩基施工,如有不符和误差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处理。
1、 结构类型: 上部:跨径8.0米,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 支座:采用浸蜡油毛毡,控制厚度为1厘米。 下部:采用钢筋混凝土轻型桥台,扩大基础。 2、 主要材料: (1)混凝土: 空心板、绞缝、桥面铺装、空心板封头均采用30号混凝土。 台帽、台身、耳背墙、搭板、基础、支撑梁均采用25号混凝土。 (2)石料:标号不得低于30号。
1、 结构类型: 上部:跨径8.0米,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 支座:采用浸蜡油毛毡,控制厚度为1厘米。 下部:采用钢筋混凝土轻型桥台,扩大基础。 2、 主要材料: (1)混凝土: 空心板、绞缝、桥面铺装、空心板封头均采用30号混凝土。 台帽、台身、耳背墙、搭板、基础、支撑梁均采用25号混凝土。 (2)石料:标号不得低于30号。
1.钢筋混凝土板拱,计算跨径L=20.0m,桥宽B=10.0m; 2.桥型: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拱.主拱圈高度为60cm,失跨比1:8,主拱圈采用圆弧线.下部结构为群桩基础,钻孔灌注桩,桩径φ100cm; 3.设计荷载:人群:4.5KN /平方米;
1、桥梁设计标高为桥梁中心线处桥面标高。 2. 桥梁设计荷载:汽车-20级。 3. 桥梁中心线与桥位处道路中心线重合。 4. 要求空心板现浇后再进行台后回填,并进行人工夯实,密实度≥93%。
1、 结构类型: 上部:跨径8.0米,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 支座:采用浸蜡油毛毡,控制厚度为1厘米。 下部:采用钢筋混凝土轻型桥台,扩大基础。 2、 主要材料: (1)混凝土: 空心板、绞缝、桥面铺装、空心板封头均采用30号混凝土。 台帽、台身、耳背墙、搭板、基础、支撑梁均采用25号混凝土。 (2)石料:标号不得低于30号。
(一) 设计标准 1、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城-A,人群4.0kPa。 2、设计地震基本烈度Ⅶ度,设置抗震措施。 3、桥面纵坡:0.3%,竖(凸)曲线半径R15000m。 4、桥梁横披:车行道2.0%,人行道2.0%(盖梁调整)。 5、通航标准:无通航要求。 6、防洪标高:20.1米。 7、横断布置: 0.25米(栏杆)+6.5米(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4.0米(机非分隔带,植绿化)+16.0米(机动车道)+7.0米(中央分隔带,植绿化)+16.0米(机动车道)+4.0米(机非分隔带,植绿化)+6.5米(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0.25米(栏杆)=60.5米。
1.钢筋混凝土板拱,计算跨径L=20.0m,桥宽B=10.0m; 2.桥型: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拱.主拱圈高度为60cm,失跨比1:8,主拱圈采用圆弧线.下部结构为群桩基础,钻孔灌注桩,桩径φ100cm; 3.设计荷载:人群:4.5KN /平方米;
1.钢筋混凝土板拱,计算跨径L=20.0m,桥宽B=10.0m; 2.桥型: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拱.主拱圈高度为60cm,失跨比1:8,主拱圈采用圆弧线.下部结构为群桩基础,钻孔灌注桩,桩径φ100cm; 3.设计荷载:人群:4.5KN /平方米;
二、标准规模: 本桥面宽12.30m,两边设人行道和绿化带,设计荷载汽20,挂100,桥跨(与河道正交)为6+8+6=20m,中跨梁底标高为5.70m(85国标,下同),行车道铺装层均厚为15cm。
1.钢筋混凝土板拱,计算跨径L=20.0m,桥宽B=10.0m; 2.桥型: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拱.主拱圈高度为60cm,失跨比1:8,主拱圈采用圆弧线.下部结构为群桩基础,钻孔灌注桩,桩径φ100cm; 3.设计荷载:人群:4.5KN /平方米;
2.本桥设计荷载为汽—超20级,挂车—120。 3.本桥位于圆曲线、缓和曲线上,墩台按平行布置。 4.桩位平面布置示意图中数字代表墩台号。 5.桩位放样后应根据其它对应关系进行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桩基施工,如有不符和误差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处理。
设计标准: 汽车-20级 , 挂车-100 桥 宽: 0.25+3.0+3.0+2 4.5+3.0+3.0+0.25=21.5米。 桥 长:6.83+5x67.00+6.83=348.66米
2、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3、本桥上部桥跨组成为3x50+(115+220+115)+5x50+25米,其中50米跨径为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25米跨径为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下部结构为空心薄壁式桥墩、桩柱式桥墩,桥台为肋板式桥台与柱式桥台,全桥基础均为挖(钻)孔灌注桩。 4、桥位所在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5、本桥2,7,8,9,10号桥墩采用墩梁固结形式。
2、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3、本桥上部桥跨组成为3x50+(115+220+115)+5x50+25米,其中50米跨径为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25米跨径为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下部结构为空心薄壁式桥墩、桩柱式桥墩,桥台为肋板式桥台与柱式桥台,全桥基础均为挖(钻)孔灌注桩。 4、桥位所在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5、本桥2,7,8,9,10号桥墩采用墩梁固结形式。
2、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3、本桥上部桥跨组成为3x50+(115+220+115)+5x50+25米,其中50米跨径为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25米跨径为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下部结构为空心薄壁式桥墩、桩柱式桥墩,桥台为肋板式桥台与柱式桥台,全桥基础均为挖(钻)孔灌注桩。 4、桥位所在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5、本桥2,7,8,9,10号桥墩采用墩梁固结形式。
2、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3、本桥上部桥跨组成为3x50+(115+220+115)+5x50+25米,其中50米跨径为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25米跨径为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下部结构为空心薄壁式桥墩、桩柱式桥墩,桥台为肋板式桥台与柱式桥台,全桥基础均为挖(钻)孔灌注桩。 4、桥位所在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5、本桥2,7,8,9,10号桥墩采用墩梁固结形式。
2、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3.5kN/m 7、本桥上部采用27.6m预应力或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面连续,下部桥墩采用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采用重力式L台扩大基础。 8、新桥与旧桥之间结构层断开,预留2cm宽的纵缝,桥面连续。 9、本桥在0号桥台、3号墩、6号桥台处分别设置一道SSFB-D80型的伸缩缝。 10、设计洪水频率:1/100。 11、地质情况:河床断面覆盖1.5-4.2m厚的卵石层,8-11.3厚的强风化花岗岩层,以下是微风化花岗岩层;地基容许承载力为400kpa。
2、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3.5kN/m 7、本桥上部采用27.6m预应力或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面连续,下部桥墩采用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采用重力式L台扩大基础。 8、新桥与旧桥之间结构层断开,预留2cm宽的纵缝,桥面连续。 9、本桥在0号桥台、3号墩、6号桥台处分别设置一道SSFB-D80型的伸缩缝。 10、设计洪水频率:1/100。 11、地质情况:河床断面覆盖1.5-4.2m厚的卵石层,8-11.3厚的强风化花岗岩层,以下是微风化花岗岩层;地基容许承载力为400kpa。
2、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3.5kN/m 7、本桥上部采用27.6m预应力或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面连续,下部桥墩采用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采用重力式L台扩大基础。 8、新桥与旧桥之间结构层断开,预留2cm宽的纵缝,桥面连续。 9、本桥在0号桥台、3号墩、6号桥台处分别设置一道SSFB-D80型的伸缩缝。 10、设计洪水频率:1/100。 11、地质情况:河床断面覆盖1.5-4.2m厚的卵石层,8-11.3厚的强风化花岗岩层,以下是微风化花岗岩层;地基容许承载力为400kpa。
2.本桥上部采用1×14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桥台采用双柱式桥台,桩基础。 3.设计荷载公路Ⅱ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 4.桥面横坡1.5%由桥面铺装厚度100~153mm形成,桥面铺装采用C40W6混凝土。 5.本桥在桥台位置处各设一道GQF-C20伸缩缝,桥台处支座采用GYZ200×49mm板式橡胶支座,共计24块。 6.本桥在桥下及上下游各15米范围内对渠道边坡及渠底进行护砌,护砌采用400mmM7.5浆砌片石+300mm砂砾垫层。
2.本桥上部采用1×14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桥台采用双柱式桥台,桩基础。 3.设计荷载公路Ⅱ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 4.桥面横坡1.5%由桥面铺装厚度100~153mm形成,桥面铺装采用C40W6混凝土。 5.本桥在桥台位置处各设一道GQF-C20伸缩缝,桥台处支座采用GYZ200×49mm板式橡胶支座,共计24块。 6.本桥在桥下及上下游各15米范围内对渠道边坡及渠底进行护砌,护砌采用400mmM7.5浆砌片石+300mm砂砾垫层。
2.本桥上部采用1×14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桥台采用双柱式桥台,桩基础。 3.设计荷载公路Ⅱ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 4.桥面横坡1.5%由桥面铺装厚度100~153mm形成,桥面铺装采用C40W6混凝土。 5.本桥在桥台位置处各设一道GQF-C20伸缩缝,桥台处支座采用GYZ200×49mm板式橡胶支座,共计24块。 6.本桥在桥下及上下游各15米范围内对渠道边坡及渠底进行护砌,护砌采用400mmM7.5浆砌片石+300mm砂砾垫层。
(一)设计标准 1. 荷载等级:荷载-Ⅱ 2. 桥梁宽度:7.5m=净-6.9+2×0.3m 3. 航道等级:无 4. 桥梁横坡:横坡双向1.5% 5.设计洪水频率:1% 6.地震基本烈度:6度,相应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1.钢筋混凝土板拱,计算跨径L=20.0m,桥宽B=10.0m; 2.桥型: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拱.主拱圈高度为60cm,失跨比1:8,主拱圈采用圆弧线.下部结构为群桩基础,钻孔灌注桩,桩径φ100cm; 3.设计荷载:人群:4.5KN /平方米;
2. 设计荷载: 汽-超20级 ,挂-120;人群3.5KN/m2。 3. 桥面机动车道:双向4车道;桥下机动车道设计净空:4米。 4. 桥梁主体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整体板,部分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纵横向双向预应力体系。 5. 桥墩采用圆柱式桥墩,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墩台基础均采用刚性扩大基础。 6. 桥梁基础采用明挖施工,上部结构采用支架整体现浇、一次落架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