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更新时间:2024-04-24 11:09:41

本专题为土木在线古建筑设计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土木在线论坛及资料库精心选择与古建筑设计相关的资料分享,土木在线为国内专业建筑垂直网站,含有众多土木工程专业资料,助力土木工程师成长,更多道路工程设计资料请访问土木在线官方网站。

类型: 全部 资料 论坛

已有人订阅

  • 中国建筑史图片1

    瓦屋与木构的设想 瓦屋连天,是鸟瞰中国古典木构建筑群的最美印象(图1),也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瓦的诞生与应用、瓦顶的变化与铺设,除了与天有关—遮风挡雨,与木结构发展有何关联?这或许对中国古代以木结构为主体的建筑而言也是天大的事儿。 1 北京故宫屋顶 一方面,这是我潜心研究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发展演变的延续。2003年在宁波举办的“纪念《营造法...查看详情

    用户:zsd_4721383133 浏览量:17 时间:2023-02-17
  • 中国建筑史图片1

    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仿古建筑在各地大量兴建。所谓仿古建筑即专门用于模仿与替代古代建筑、传统宗教寺观、传统造景、历史建筑、文物建筑、古村落群,还原历史风貌概况的建筑。大部分都是利用现代的先进材料达到古代建筑外观效果,大的楼、阁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做仿古装饰装修,小的亭、殿也有用木结构。 本文分别从工程造价、施工难度、使用年限、...查看详情

    用户:zsd_4721383133 浏览量:42 时间:2023-02-17
  • 中国建筑史图片1

    瓦屋与木构的设想 瓦屋连天,是鸟瞰中国古典木构建筑群的最美印象(图1),也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瓦的诞生与应用、瓦顶的变化与铺设,除了与天有关—遮风挡雨,与木结构发展有何关联?这或许对中国古代以木结构为主体的建筑而言也是天大的事儿。 1 北京故宫屋顶 一方面,这是我潜心研究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发展演变的延续。2003年在宁波举办的“纪念《营...查看详情

    用户:cof_67972268 浏览量:12 时间:2023-02-15
  • 中国建筑史图片1

    ※唐 - 佛光寺铺作 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南禅寺,由于斗拱古朴简洁,不设昂,本篇讨论唐代建筑中“昂”的实例,则以同为唐代木构建筑,规制最高的殿堂级建筑佛光寺为例。 佛光寺柱头斗拱:七铺作双杪双下昂; 佛光寺转角斗拱:转角处为了使檐角起翘,出三昂(两角昂加一由昂); 佛光寺斗拱中的昂为“批竹昂*”。 批竹昂:昂嘴呈尖楔形,如一段竹子被刀斜劈而成的,故名批竹昂。 ...查看详情

    用户:zsd_5647265543 浏览量:81 时间:2023-02-14
  • 中国建筑史图片1

    匾额,是中国古建筑的“眼睛”。通过匾额,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这座建筑的名称和性质。同时,匾额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它融合了诗词歌赋、书法篆刻、建筑艺术等。 今天,就同大家一起欣赏应县木塔和佛光寺东大殿的几面匾额,抛砖引玉地了解和感受匾额在建筑中的重要性和艺术性。 ▲ 应县木塔(公元1056年建) 大家非常熟悉的应县木塔,据记载共有54面匾额,现存悬挂有48面。应县木塔...查看详情

    用户:zsd_5647265543 浏览量:31 时间:2023-02-14
  • 中国建筑史图片1

    导 读 说起中国古建筑,第一想到的就是磅礴大气、富丽堂皇。待之后细细欣赏,便会发现她的美更多地体现在一处处的细节中,匠心独运,浑然天成。 1.雀替 雀替是一种成熟较晚的中国古建筑的制式和特色构件之一,安置于梁或阑额与柱交接处承托梁枋的木构件,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也用在柱间的挂落下,或为纯装饰性构件。在一定程度上,增...查看详情

    用户:yibubu 浏览量:267 时间:2023-02-08
  • 建筑施工图片1

    一、认识中国古建筑的分类 二、认识中国古建筑的结构 ...查看详情

    用户:coc_15082421 浏览量:22 时间:2023-02-08
  • 中国建筑史图片1

    本研究共选取华北地区唐宋时期木构建筑78例。以平槫节点搁置方式、转角斗栱角缝里转形制、角梁搭置方式作为分型依据。其中,平槫节点搁置方式是首要考虑要素,并以此为各型命名。经过比较,将现存华北地区转角结构分为四型及若干亚型(图3)。 图3 转角结构类型分析 A型—递角栿型 A型—递角栿型,共三个亚型。角间设斜45°的递角栿或隐衬角栿,拉接转角斗栱与室内梁架,平槫节点落在递角栿...查看详情

    用户:不想再起名 浏览量:44 时间:2023-02-07
  • 中国建筑史图片1

    斗拱,又称斗科、铺作,位于屋檐之下、柱子之上,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结构最为复杂、造型最为独特的构件,其榫卯技术十分精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木架建筑的技术水平。对斗拱的研究,不应只拘泥于其造型效果,应对其构造逻辑及受力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传统营造榫卯技术的精神。近年来,斗拱的榫卯工艺不断被衍化转译,出现了一些现代化的探索,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便是以斗拱为原型的作品(图1)。 ...查看详情

    用户:不想再起名 浏览量:17 时间:2023-02-07
  • 中国建筑史图片1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变革,通过使用一些新的技术操作理 念和应用方式,使计算机软件拥有无限可能。目前数字标准化的相关应用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利用这些成熟的应用技术可对各个领域的研究与建设作出突破性、变革性的发展。数字标准化技术在知识的保存与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地位。利用这些技术对古建筑数字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实用性及创新性,为古建数字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可能。数字标准化主要是利用软件信息技术,对原古建...查看详情

    用户:猫腻仙女抱 浏览量:37 时间:2023-02-01
  • 中国建筑史图片1

    某重点古建修缮工程墁地施工需对汉白玉栏杆、须弥座进行拆卸、归安作业,因栏杆、须弥座长期遭水侵蚀,水渍痕迹明显,部分须弥座顶部还有较严重的发黑现象,进行清洗时有以下难点: (1)汉白玉栏杆、须弥座为保护性文物,拆卸、存放、归安、清洗施工中不能对其造成损坏,成品保护要求高; (2)拆卸前构件定位及编号等须准确无误,以保证归安时各构件与拆卸前位置一致; (3)由于古建筑长期有公众游览...查看详情

    用户:发呆业务爱好者 浏览量:59 时间:2023-01-31
  • 中国建筑史图片1

    吉祥,按照字面的解释,就是吉利与祥和。古人云,所谓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说文》中说:吉,善也,祥,福也。简单说,吉祥就是好兆头,就是期盼万事顺遂,美好圆满。因此从古至今,趋吉避害,追求幸福平安,人皆有心。而吉祥图案就是人类在几千年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借以传达心声的媒介。 到了明清时期,吉祥图案的应用达到了鼎盛,广泛使用。在建筑、器物、装饰品中。这时的装饰图案,大部分是【图...查看详情

    用户:猫腻仙女抱 浏览量:31 时间:2023-01-29
  • 工地图片图片1

    一、认识中国古建筑的分类 二、认识中国古建筑的结构 用最简单的方式,我们可以把一座中国古建筑理解为三个部分:屋顶...查看详情

    用户:回头看的见 浏览量:52 时间:2023-01-28
  • 园林景观实景图片1

    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建筑艺术同样源远流长,让我们一起领略下古代建筑的神奇魅力吧! 01. 平遥城墙 现存最完好的古城墙之一,造型美观且防御设施齐备,为中国历代筑城之仅有,是研究古代筑城的珍贵资料。 02. 岳阳楼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与滕王阁、黄鹤楼并称三大名楼,是其中唯一保持...查看详情

    用户:感官小世界 浏览量:57 时间:2023-01-16
  • 中国建筑史图片1

    0 引言 中国木结构古代建筑因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与结构性能而著称于世,并影响了日本、韩国和越南等临近国家,是中华乃至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不同时期对木结构古建筑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尺度等都有相对成熟的规定,如宋代的《营造法式》,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和成书于民国时期的《营造法原》等等。以上不同时期工程做法之间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体现了安全与美观的结合。...查看详情

    用户:不想再起名 浏览量:20 时间:2023-01-16
  • 中国建筑史图片1

    “栏杆”原作“阑杆”是指用木料编织起来的遮挡物,后来又发展出石、砖、琉璃等不同材料所制成的栏杆。中国古典建筑中的栏杆一般定义为:在古代建筑物内外,用纵横木制构件组成的遮拦构造物。早在周朝即有设置,经历代发展到明清时期栏杆在装饰与种类上都越发地繁复多样起来。 栏杆一般用于重要建筑的台明四周、楼阁建筑平座的外沿,楼梯的两侧、桥面的两侧、水边以及花坛、花圃的四周等处,用以避免跌落的危险,体现其安全防护...查看详情

    用户:不想再起名 浏览量:218 时间:2023-01-16
  • 中国建筑史图片1

    螭吻是中国传统建筑屋脊上的一种装饰构件,位于屋脊的正脊两端。从名称变更来看,螭吻的造型经历了由“尾”到“吻”的演变过程。螭吻的早期名称为“鸱尾”,到唐代才开始使用“鸱吻”这种叫法,宋元两代沿袭“鸱吻”称谓,明代才开始出现“螭吻”一说。 一、螭吻的造型演变 来源:《明清时...查看详情

    用户:不想再起名 浏览量:147 时间:2023-01-16
  • 中国建筑史图片1

    瓦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说文》中:“瓦,土器已烧之总名。象形也。”“凡土器未烧之素皆谓之胚,以烧皆谓之瓦”由此可以发现,瓦的最初含义是对陶器的总称。后来随着制陶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各种造型的瓦件,瓦才逐渐演变为专用的建筑屋顶构件名称。而各种造型的瓦件出现,也标志着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瓦的分类 (一)依据材料分类 以瓦的材料来分类有青瓦...查看详情

    用户:不想再起名 浏览量:199 时间:2023-01-16
  • 中国建筑史图片1

    01 鸱尾起源 鸱尾是中国古建筑屋顶正脊两端的兽形装饰。《辞源》中的解释为:“宫殿屋脊正脊两端构件上的装饰,以外型略如鸱尾而称。”其名称由最初的“鸱尾”(蚩尾),至唐代演变为鸱吻。亦称“正吻”、“大吻”、“龙吻”、“吞脊兽”。 关于鸱尾的演变,《辞源》中认为,汉人称其为鸱尾,后来样式发生改变。根据汉代不同地域的建筑明器资料以及《水经注》《读礼通考》中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鸱尾最先产生于...查看详情

    用户:不想再起名 浏览量:22 时间:2023-01-16
  • 中国建筑史图片1

    尽管文学描述中对飞檐有着大量的优美描述,“勾心斗角”,“如翚斯飞”……但这对于理解其起源却无帮助。所有建筑特征的起因,当以如何盖房子的角度来思考与讨论。正如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开篇所说: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环境材料所形成。飞檐其实隐含着两重特征,即屋盖翼角的起翘与出翘。起翘是指檐口在立面上从中间向角部呈现出不断升高的...查看详情

    用户:一道晚霞 浏览量:302 时间: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