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资料 论坛
  • 给水和排水的工程量特点

    1.计算工程量应划分为室内给水,室外给水,室内排水,室外排水上个部分进行,而且要把土建内容与安装项目分开,以便与定额相对应.2.给排水工程量的计算内容可划分为管道安装,用水器具和附属设备三类.管道安装按轴线长度计量,其余基本上是自然计量单位.3.管道安装的水平长度和垂直长度:管道安装的水平长度可按比例由平面图量取,也可按轴线长度推算.垂直长度可用标高推算.管道长度也可用图注长度统计. 室内管道的敷设多为直角转向,比较有规律:而室外管道受地形,地质,障碍物布局等因素的影响,其走向有些变化.4.管道长度计算必须按管材材质,公称直径,接口方式,接口材料,管道用途,使用场所的不同,分别进行.各种阀类,器具.设备,要根据名称,型号的,规格的不同,分别点数计算.5.给排水工程量的计算方法,步骤,表格等,符合安装公司的普遍规律. 以上是我自己打的,其中有些标点符号可能有误,够请原谅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接受评估

    此信息选自:(合力英才网) 5月20日至23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专家评估组来校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进行了为期3天的现场考查。 专家组组长由清华大学教授张晓健担任,3位组员分别是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李军、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李成江、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罗万申。 5月21日上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工作汇报会举行,校长徐枞巍、副校长朱大勇,校务部、教务部相关办公室、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的主要负责人及专业教师参加了汇报会。张晓健简要介绍了专家组在校期间的评估考察内容和方式。徐枞巍对学校整体情况、办学思想和教学建设作了总体介绍。专家组听取了市政工程系主任胡真虎关于给排水科学和工程专业办学情况的汇报。 在校考察期间,专家组审阅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自评报告》;考察了专业实验室;查阅了给排水专业的教学管理文件、资料,审阅了教学档案和教学成果;召开了教师座谈会、毕业校友座谈会和在校学生座谈会。随堂听取了《水力学》、《水工艺设备基础》、《水质工程学》、《给排水工程CAD

  •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规范技术(上)

    文件格式:Word文件大小:1.53 kB

  • 村镇给水排水与采暖工程.白宏海,2012

    村镇给水排水与采暖工程.白宏海,2012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给水排水与采暖工程常用材料、村镇给水工程、村镇排水与污水处理工程、村镇采暖工程、太阳能热水设备工程。 本书既可为广大农民、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和农村科技人员提供新农村建设的具有实践性、指导性的技术参考资料,也可作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

  • 简明给水排水采暖工程安装手册

    简明给水排水采暖工程安装手册

  • 给水排水工程的相关知识?

    给水排水工程的相关知识?

    这些有颜色区分的水管,都是消防,生活用水,和污水吗?

  •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执业资格基础考试参考书目一、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编:《高等数学》(上册、下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编:《线性代数》(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谢树艺编:《工程数学--矢量分析与场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陈家鼎、刘婉如、汪仁室编:《概率统计讲义》(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年。二、普通物理程守洙、江之永主编:《普通物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三、普通化学1. 浙江大学编:《普通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2. 同济大学编:《普通化学》。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年。3. 刘国璞编:《大学化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4. 余纯海、齐昌瑶编:《工程化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四、理论力学1.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

  • 给水排水设计注册工程师有关信息

    转贴如下: 给水排水专业考试主要参考书目 一、《给水工程》(第四版) 严煦世、范瑾初主编,1999年12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二、《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 孙慧修主编,1999年12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 张自杰主编,2000年6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三、《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四版) 王增长主编,1998年6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辅导教材编写大纲 第一篇 给水工程 前言 第1章 给水系统总结 1.1给水系统 一、给水系统分类、组成及布置 1.给水系统的分类 2.给水系统的组成 3.给水系统的布置 二、影响给水系统布置的因素 1.城市规划的影响 2.水源的影响 3.地形的影响 三、工业给水系统 1.工业级水系统类型 2.工业用水的水量平衡 1.2设计用水量

  • 26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

    26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

  • 给水排水工程识图与施工

    给水排水工程识图与施工

  • 《建筑给水排水及消防工程》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民用和公共建筑正在向着标准更高、功能更全、技术更新的方向发展,这给建筑给水排水与消防工程的设计、材料及管理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建筑给水排水及消防工程》一书对建筑给水排水及消防工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下载地址:http://www.shequ.shejis.com/Dispbbs.asp?ID=432716&topID=114897

  •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技术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技术1 基本规定1.1 质量管理1.1.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现场应具有必要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检测制度,实现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1.1.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的施工应按照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修改设计应有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通知单。1.1 .3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的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1.1.4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见附录A。1.1.5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应按系统、区域、施工段或楼层等划分。分项工程应划分成若干个检验批进行验收。1.1.6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工程质量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1.2 材料设备管理1.2.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必须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进场时应做

  •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规范技术分析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规范技术分析

    1.1材料、设备进场检查要点 1.材料要求总则 暖卫设备、钢材、管材、管件及附属制品等必须符合国家或部颁标准,并按有关规定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明、复试检测报告、产品质量认证或生产许可证。 2.材料要求细则 1.镀锌钢管:外观检查镀锌层良好、无锈蚀、无毛刺,壁厚均匀符合要求,端口无飞边。管件无偏扣、乱扣、丝扣不全或角度不准等现象。 2.焊接钢管及无缝钢管:壁厚均匀、无锈蚀、无飞刺、符合要求,端口无飞边。 3.铸铁管:目测顺直,壁厚均匀符合要求,内外光滑、无浮砂、包砂、粘砂,更不允许有砂眼、裂纹、飞刺和疙瘩。 4.阀门:规格型号和适用温度、压力要求符合设计要求,铸造规矩,无毛刺、裂纹,操作灵活。 5.设备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并应符合设计要求或地方有关规定。进场时应做验收和按规定复验。

  • 室内给水排水工程详细讲解

    室内给水排水工程详细讲解

    一、给水系统 给水系统组成 室内给水系统管道均采用PP-R管,中水管需有标记,户内管道通常在地坪面层内敷设。 给水系统与装修需配合的事项 确定卫生间及厨房洁具的位置,并定位用水点

  • 建筑工程给水排水自动灭火要点

    建筑工程给水排水自动灭火要点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必须有日常监督、检测、维护制度,保证系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1)监督、检测、维护制度,由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负责制定,日常工作由本单位专职工程师、义务消防队或消防队员贯彻执行。 (2)负责系统维护管理的专职人员必须熟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原理、性能、操作维护规程,并具有消防管理培训合格证。 (3)管理人员必须每天巡检责任区内一切供水总控制阀、报警控制阀及其配件,进行外观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优化研究

    1优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必要性所谓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建筑安装工程的一个分支,主要是研究建筑内部的给水以及排水问题,保证建筑的功能以及安全的一门学科。其包括建筑给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中水系统,景观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热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无论是何种建筑形式,无论工程量大与否,建筑排水给水工程都是整个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完整性,密切联系着工程质量问题。对于建筑的使用者而言,无论是居民自用,还是企业运转,给水与排水都是维持使用者日常生活或工作的必备条件。综上所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整个建筑工程正常投入使用的一个必要条件。人们不仅要求建筑内安装给水排水系统来维持正常生活工作,更希望可以优化给水排水工程,有一个良好的“水”环境,故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优化至关重要。这就要求相关设计人员制定一套最优化的给水排水工程方案。在设计过程中要有完善的构想,清晰的条理,创新的思维,科学的布局。由于建筑物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各不相同,所以要结合具体的地理条件与建筑物本

  • 2022软科排名来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2022软科排名来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点击加载更多

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

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题,为您提供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相关的专业交流帖进行参与,欢迎您参与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 相关的专业交流讨论,更多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相关内容请访问

土木在线论坛

相关帖子

 

分享用户量

 

下载热度